
(微信同步)
销售热线:18638219657
新闻中心
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
新闻中心
蛋鸡饲养环境控制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石教授禽病门诊
- 来源:摘自中国禽业导刊
- 发布时间:2020-09-13 11:33
- 访问量:0
蛋鸡饲养环境控制
改善舍内环境质量的控制措施
要搞好舍内环境控制,必须全方位配套实施,从静态环境控制因素和生产环境管理因素两方面人手,解决好鸡群生产的环境问题。鉴于通风不良是百病之源,所以首先要解决好通风问题。
1 实施机械强制通风
由于自然通风形不成舍内负压气流,不能排出附着大量强力野毒和病菌的微生物粉尘,也不能迅速排放各种有害气体;因此,自然通风仅适用于早期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对于集约化、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必须采用机械强制通风,否则,将会引|发疾病,造成严重后果。在密闭式鸡舍中控制通风,是解决低温下空气质量与环境温度之间矛盾,常温下不同温度变化中与之相适应的气流速度,高温下的热积累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微生物尘埃和湿度积累的有效途径。
2 妥善处理冬季保温和换气的矛盾
要在鸡舍保温的同时,兼顾通风,做到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温度稍低时,偏重通风,兼顾保温; 温度很低时, 偏重保温,兼顾通风,要在温度变化中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保证新鲜、洁净的空气质量 ,又保持较好的舍内温度。同时通风控制解决好冬春、秋冬交替季节,因寒流出现而引起的温度突变。
3 解决鸡舍内的气流速度
适宜的气流速度,能使鸡群获得舒适的感觉,这种舒适的感觉, 极有利于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当温度较高、密度又大时,热保护会使鸡体温升高,而鸡没有汗腺,易产生极为不舒适的感觉,出现张嘴呼吸等现象,其通风产生的气流速度可以帮助鸡体破坏热保护层而排出热量,并降低舍内温度。当舍内温度超过30°C时,仅通过风机通风不能完全达到降温目的, 此时应采用通风与湿帘等相结合的冷却降温方案。试验证明,冬季鸡舍内气流速度-般以0.1~0.2m/s为宜,不宜超过0.3m/s,切不可为单纯保温,停止通风换气;夏季舍内气流速度应保持在2.5m/s左右,开放式鸡舍以1~1.5m/s较为理想。
4 合理规划鸡场布局
鸡舍必须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通风良好的地方,鸡舍侧壁或顶部要留有充分的排风口, 以保证有害气体能及时排出。鸡舍内应设水泥地面,,以利于清扫和消毒。搞好鸡舍周围绿化,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吸收鸡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以净化鸡舍周围环境, 营造良好的养鸡生产小气候。保持鸡舍内及周围的清洁卫生,鸡舍内要求清洁干燥,及时清理鸡舍中的粪便等,防止鸡粪在舍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5 改善饲养管理
鸡群密度不宜过大,平养时每平方米饲养1~2周龄30只、3~4周龄25只、5~8周龄12只、9~18周龄8只、19周龄以后6只;笼养时注意舍内鸡笼不可摆放过于拥挤,每笼关鸡数也不宜超标。要按照鸡的营养需求配制全价日粮,优化日粮结构,避免日粮中营养物质的缺乏, 不足或过剩, 特别要注意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蛋白质消化不全而排出产生过多的氮。同时,根据鸡的采食量适当增减喂料量,防止饲料长期残留在食槽内发生霉变。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益生素或复合酶制剂等生物制剂,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向氨及胺的转化,使粪便中氮的排泄量大大减少, 既可改善鸡舍内的空气质量,也节约了饲料。
关键词:
上一篇:
新品上市——禽宝口服液
下一篇:
小鹅痛风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上一篇:
新品上市——禽宝口服液
下一篇:
小鹅痛风的原因及防控措施